2023年3月24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信用管理研究所专家委员会线上召开工作会,会议对前期的有关工作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信用管理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杨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领导小组项目指挥部秘书长、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委员会筹委会成员、农博士农业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湘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信用管理研究所山东研究中心筹备负责人朱云、重庆研究中心筹备负责人陶家炳、广西研究中心筹备负责人廖玉虹、上海研究中心筹备成员朱冠铭、四川研究中心筹备成员于长江、孟霞、余川宏,中华丝绸之路第一关•巴蜀雄关文化科技产业园筹备处嫘祖大学筹备组副组长李建生等近20余人参加会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3月29日,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7月9日,国办发〔2019〕35号,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2019年9月1日,发改办财金〔2019〕885号,关于推送并应用市场主体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22年4月22日,建办厅函〔2022〕165号,关于印发部2022年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信用管理研究所,是国家商务部认可的第三方信用评价专业机构。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信用管理研究所,是Certificate国际信用管理协会会员组织成员。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信用管理研究所,中管信字[2023] 第020号文件,关于同意成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信用管理研究所专家委员会的批复。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信用管理研究所,中管信字[2023] 第019号,关于成立各省、省会及大城市研究中心的通知。
积极探索创新,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进一步发挥信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国民经济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为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保障,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规范完善各领域各环节信用措施,完善流通分配等环节信用制度。准确评判信用状况,提升资源配置使用效率。加快建设覆盖线上线下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切实保护各类主体合法权益。
对信用信息采集、共享、应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对假冒伪劣,偷税漏税,骗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社会保险待遇、保障性住房,防治诈捐、骗捐,拖欠账款,虚假报告、虚假陈述、虚假诉讼,欺诈发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侵占挪用基金财产,债务违约,逃废债行为,网络借贷领域等违法违规失信行为,有效管理和约束机制,维护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信用承诺、信用评价、信用激励、信用修复,准确界定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共享,完善信用标准体系,提升企业合同履约水平。加强引导诚信自律,强化信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有序竞争,提升行业诚信水平,着力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以有效的信用服务提升社会诚信水平。
健全的信用机制,提升市场透明度,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实体经济,对创新信用服务,发展订单、仓单、保单、存货、应收账款规范消费发展,打造诚实守信的生态环境。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供需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
2023年3月22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信用管理研究所所务会议研究决定,任命王锦秀同志为高级研究员职务。
(杨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