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4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主题教育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成员、信用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士姜厚福,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杨纯,中国国际救援中心(集团) 主席康海秀 ,应急产业二部主任余德军,在线上召开合作交流会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实践应用、资源对接、救援服务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余德军主持会议。
康海秀介绍,中国国际救援中心通过五年的建设,通过党政军、商民警、医学农等社会各行业年轻人的积极加入和松散的志愿者参与,中心有了一批年富力强,有朝气,愿意学习,也愿意上进的团队成员,通过边发展边规范,边规范边发展,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逐步完成职业化。现在,全国队员达到了80多万人,今年年底突破的100万人,在全国已经建立了800多个城市的分支机构,不只是做救援救灾,而是我们平时要做好应急保障,在应急装备生产,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能力建设,安全素质教育等方面,在治安应急、交通应急、通讯应急、应急演练等领域中,发挥应急作用,是一个多元化应急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技能培训,达到专业化救援的能力,以队伍的职业化,救援技能专业化,产业集团化,未来发展国际化的四化建设,以公益化、企业化、市场化,形成以公益加效益的救援服务,并进发展。中管院姜博士确实非常智慧,站得高,看得远。下一步,近期我们会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装修队伍,奔赴土耳其,协助土耳其国家进行灾后重建和复建工作。
姜厚福
姜厚福介绍,康主席从头到尾的叙述,很多我都衷心的感受到这种激情澎湃和严谨的规划,我都感觉特别棒!本来应急救援就是为老百姓做事,为政府分担忧愁,解不及而及,为抗战做准备,为平安做保护,那么我们做信用体系的建设人员来讲,我们这种团队,一定要为这样的事情,做添砖加瓦的事,做锦上添花的事,无条件配合,去做这样事业,做这样的体系。在中国国际救援中心核心内容当中添加职业培训、信用体系及认证等跟信用结合起来,也是一个衬托。把团队优秀人才,增补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信用管理研究所研究员,让他们的子孙,能享受他们辛苦付出的红利和荣耀!为中国国际救援中心编写信用评定体系应急行业标准,携手并进,共同发展。
杨 纯
杨纯介绍,华夏之父黄帝,华夏之母嫘祖,嫘祖发明了丝绸。2022年5月11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文件,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我们计划穿越古丝绸之路,开启“5000年中华民族的寻根之旅,打造古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环线项目并细化实施,与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在救援保障、综合服务等多方面开展合作。(有计划地带领专家、学者从“源点”、“始点”到“起点”,穿越古丝绸之路。从“华夏最早国道•中华丝绸之路•米仓古道”,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嫘祖故里盐亭•古丝绸之路的“源点”出发→“中华丝绸之路第一关•巴蜀雄关•古丝绸之路的“始点”→“南丝绸之路起点”成都→“北丝绸之路起点”西安→“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广州、泉州→“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源点和始点”首都国际机场→“太空丝绸之路起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充分发挥中管院的专家优势,在不同应用场景,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将软力量与政研企融合,与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广泛深入的开展合作,应急救援行业植入信用体系,制定行业规范和等级标准,探讨在应急装备,应急物资,应急加油、加气、充电站,应急医院,应急运输等多方面的合作,将信用体系植入应急救援方方面面,让其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余德军
余德军说,充分利用好双方各自优长,开展深度合作,把信用体系和应急救援融为一体,让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健康稳定发展。
(整理:杨纯)
中国国际救援中心
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人道主义救援为服务宗旨,坚持惠泽民生、救援天下、救援无国界、救援无边际、抢占时间抢救生命的宗旨,认证践行各级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中国国际救援中心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技能化、公益化的救援组织和队伍,为社会抢险救灾做出贡献。